您好,欢迎进入博乐环境水务治理有限公司官网!

博乐体育

联系我们

邮箱:www.sdguofei.com
电话:0898-6666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在线咨询

博乐体育:大气境况概述精选(九篇)

发布日期:2024-05-12浏览次数:

  在公共数据模型框架设计与开发方面,LMIS的研究人员采用对象角色建模(ORM)的概念、关系型数据库和环境数据编码标准(EDCS)最早开发了公共数据模型框架,并且从软件系统方面实现了该公共数据模型,实现了环境数据模型的建立、维护、分析和比较等多种功能[5]。在环境数据模型开发与设计方法上,从对单个领域的静态分析到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进而发展为面向对象思想与动态演变相结合的方法[2,4],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环境数据模型,使其更加接近真实地表示环境实况。SEDRIS环境数据表示与编码1995年,在美国国防部(DoD)建模与仿真办公室(DMSO)的推动下,DMSO、STRICOM、DARPA共同发起了综合自然环境数据表示与交换规范(SEDRIS,SyntheticEnvironmentDataRepresentationandInter2changeSpecification)计划[6]。SEDRIS完成综合自然环境数据在不同的异构仿真系统之间表示与交换的基础是建立SEDRIS的环境数据表示模型(DRM)。DRM是对自然环境数据模型中数据表示的抽象,是对数据模型的基本元素、逻辑关系、约束条件与组织方法的定义[1,7]。它提供了一种环境数据的表示方法,不仅能够完整地表示所有的环境数据类型,而且清晰地定义了数据的属性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一致集成的数据模型,SEDRIS可以描述和表示陆地、海洋、大气、空间、三维模型、特征、拓扑、声音、纹理等环境数据[7]。由于环境数据表示模型只涉及到数据的表示与组织,只定义了数据表示的语法和结构语义,没有提供具体环境数据的语义,为了明确环境数据的类别属性及其取值等,制定了相应地环境数据编码规范。EDCS的目标是提供一组在交换格式和编程语言上被清晰定义、可灵活表示和编码、易于界定其范围的环境概念。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对于环境数据共同一致的理解,它与具体的环境数据相关联,而不与表示这些数据的数据建模方式相关联[8]。

  基于上述对自然环境数据模型的分析,参照已有的环境数据模型设计方法,对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进行初步构思与设计,力图为海军武器装备体系对抗系统等军事仿真应用系统提供有力的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支持。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基本功能分析对于海战场武器装备仿真应用系统而言,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不仅要在环境想定数据开发与生成阶段起作用,还要在仿真系统运行阶段发挥相应的功能[2,9]。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在仿真应用系统中的功能体现如图1所示。虚线框的内容不是一个功能模块,只是对整个仿真系统中存在的环境数据的示意,有向虚线表示该环境效应实际上是由EDM来完成的。可以看出,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需要具备以下功能[3]:首先,EDM必须具备描述动、静态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的能力,不仅能够对基本的静态海洋、大气数据进行抽象和描述,而且能够支持动态数据的描述与表示。其次,EDM需要提供相应的接口数据模型,如与权威数据源的接口,与环境相定数据库的接口,与其它仿真子系统(如视景、博乐体育传感器、CGF等)的交互接口等[10]。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基本框架设计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EDM)主要包括静态数据模型、动态数据模型以及接口数据模型。在一定地时间、空间和需求约束条件下,可以把某些变化缓慢的对象或特征属性看作是静态的,因而无需对其进行动态的描述。这样做的优点是,一方面减少了数据量,另一方面在不影响仿真效果的前提下,使得仿真运行的效率更高。静态数据模型应包括对静态自然环境对象的数据描述与表示、数据的组织方式及其结构等方面。动态数据模型则是针对海战场环境中一些变化比较明显,其数据对仿真实时性影响比较大的自然环境对象而建立的,动态数据模型还应包括各种效应模型(即军事系统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动态数据的数据量往往非常巨大,但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动态数学模型。解决这种大量数据存取问题有两种方法:(1)仿真运行前离线生成固定时间间隔的动态数据,仿真运行时只需按时间调用相应的数据即可。(2)采用合理的数据更新策略,以提高仿线]。显而易见,接口数据模型的建立则是完成EDM与权威数据源、环境想定数据库、仿真子系统的信息交互等功能。实际上,接口数据模型是对传统环境数据模型的扩展。传统环境数据模型注重对现实环境数据的描述与表示,而现在把接口数据模型作为环境数据模型的“门户”,从而使环境数据模型更完整、更灵活。但是,环境数据模型的各个部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也相互联系。静态数据只是在相对长的时间里保持数值稳定或较小变化而已,根据初始环境想定的不同,其包含的环境特征数据也是不同的。当效应模型涉及到静态环境数据时,那么它也会对静态数据实施更新,并向仿真子系统这种改变。可见,环境数据模型各部分之间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其功能[11]。

  基于上述基本框架,参考EDCS中有关海洋、大气环境的特征类型及属性,把对海军武器装备仿真应用系统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环境特征提取出来,并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实现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类库[223,12]。海战场自然环境特征要素提取将海洋自然环境特征分为5大类:海区概况((SeaAreaProfile)、海面(OceanSurface)、水体(Water2body)、海流(OceanCurrent)、潮汐(Tide)。这5个部分基本涵盖了海洋自然环境中从广度到深度、从横向到纵向、从静态到动态的特征要素,如图3所示。海区概况特征类属于静态数据模型的要素(图3中用灰色框表示,下同),主要包括海区的边界范围、暗礁分布、海底地质、海滩地质、机场概况等情况。海面特征类属于动态数据模型要素(图3中用白色框表示,下同),主要提取出海浪、海冰、观测特征、海面特效等子要素。水体是海洋自然环境的主要要素,可分为基本特征类、传输特性类。基本特征包括海水压力、温度、盐度、密度、深度等,属于随时空变化的动态要素,而传输特性主要是指海水对声音、光、电磁等能量传输者的影响,可以认为是静态的一般属性。海流和潮汐都对海军作战有重要影响,它们的运动数据一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规律性[14]。同样,可以对大气自然环境特征要素进行提取,如图4所示。大气自然环境特征概括为4大类:大气区概况(ATMosphereAreaProfile)、对流性特征(Con2vectionPropertySet)、传输特性(TransmissionPropertySet)、可见性特征(VisibilityPropertySet)[9,13]。其中,传输特性类可以认为属于静态数据模型的要素(图略中用灰色框表示),而对流行特征、可见性特征则随时间变化比较快速,属于动态数据模型的要素(图略)。大气区概况类主要包括大气基本特征和气候描述两个类。大气基本特征包含大气湿度、温度、压力等属性,属于动态环境要素,气候描述则表示该区的气候特性,一般是相对不变的。对流性是地表大气环境最显著的特征,它包括形成各种不同天气和降水的云、紊流、风3个分类。天气特效类包括模拟各种天气现象(如云层、雨、雪等)的动态模型,保证大气环境的真实性。大气的传输特性也包括空气对声音、光、电磁等传播性能的影响,认为其基本属性值是具有一定规律的静态数据。大气环境的一个重要属性特征是可见性,大气中的悬浮物和雾是影响可见性的关键要素,对空中作战、海上作战都有较大的影响。在仿真应用系统中综合考虑上述这些海洋、大气环境特征要素,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海战场自然环境,提高仿真系统的逼真度和可信性。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类库实现基于上述研究思路,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在C++开发平台上实现海战场自然环境数据模型类库。在海战场自然环境特征类的实现关系中,大部分属于聚合关系,也要少量的继承关系,其UML图基本类似于图3与图4的结构,这里不再赘述。在数据表示与存储时,用分别代表经度、纬度、深度的3D网格表示海洋基本特征数据,用代表经度、维度、高度的3D网格表示大气基本数据,用2D网格表示二维平面的环境特征数据,而其它的基本则存储在相应的属性元素中。对于动态环境要素(如浪高、温度、风等)只存储它们的初始数据,在仿真系统运行时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在不同仿真时刻进行相应的数据更新[7,9]。在C++开发平台下,编写相应的海战场环境特征类及其相互关系的代码,并编写相应的接口数据模型,实现该类库,生成C++头文件或动态连接库,其他的开发人员或仿真应用系统就能够方便地使用这个类库。部分环境类的实现代码如下。classSBEBase//海战场环境基础类{public:intSBE_SWC[2];//海战场区域西南角坐标intSBE_NEC[2];//海战场区域东北角坐标intSBE_Name;//海战场区域名称(EDCS编码)intlongit_interval;//经度间距intlatit_interval;//纬度间距public:voidget_range(int*swc,int*nec)//获取区域范围坐标{swc=SBE_SWC;nec=SBE_NEC;}voidset_range(int*swc,int*nec)//设置区域范围坐标{...}...};classOceanEnvorBase:publicSBEBase//海洋环境基础类{...};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 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我个人认为,对地理概 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 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 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 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 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 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博乐体育:大气境况概述精选(九篇)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 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 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 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 、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 体残骸即陨星就不是天体。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去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 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 列的两个属性:

  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 的内涵就一目了然。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 ,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 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 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 ,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 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 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 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 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都是可再生资源。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 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 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所以,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 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环境保护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等六部门联合编制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规定:“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已开设了环境科学类的校级公共选修课,如《环境保护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校级公共选修课《环境保护概论》的实际情况及笔者的教学体会,对《环境保护概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环境保护概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各学科及其发展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在机械加工及制造行业,机械加工及制造会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污染。首先,机械及其原料在加工中(尤其一些化学处理)会将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第二,机械加工中的酸洗车间会排放出酸性工业废水,而电镀所产生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更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第三,机械加工中切、削等工艺会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第四,机械加工及制造所用原料加工制造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第五,机械设备加工产生的切削液污染也很多。再如,在能源行业,热电厂会产生SO2、烟尘等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同时排放出CO2造成温室效应。核电厂会产生大量核废料,而被人们认为是清洁能源的水电,在建设过程中会破坏自然遗迹和生态平衡,同时还会引发滑坡甚至地震。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的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再者,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如果缺少环境意识,他们很可能沿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工作,这非常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后,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因此,对于非环境专业的本科生,树立环境意识,使他们拥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态度、动机、承诺和技巧是重中之重,所有的教学改革都将为这一个中心目标来服务,而这个中心目标决定了如何科学地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我校关于在公选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安排上,存在两个实际问题:其一,学时数很少,只有16学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其二,作为非环境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3、4节课或晚上,而这时学生们大部分已上了一天的课,精神上已较疲惫,如果此时再按照传统的章节按部就班来讲述的话,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公选课“混”学分的思想。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教学来说非常重要,目前虽然《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学导论》、《环境科学基础》等教材较多,但一方面大部分教材更适合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另一方面授课学时数有限,较难找到合适的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再单纯依靠教材,而是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每次课讲授一个专题,如“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等专题,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突出重点。

  元功能思想是系统功能语法一大核心思想,对语言及语言运用的诸多解释可以通过元功能分析来进行。而对于只有形式意义的语言成分的分析,系统功能语法学者目前所提供的解释有待进一步探讨。halliday,thompson,eggins,downing

  andlocke等学者在分析形式标记时时而把它们与有实际概念意义的语言成分合并起来作为一个功能成分,时而把形式标记与其它成分分隔开进行功能分析,这种分析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我们试图通过对气象过程中的it,存在过程中的there,被动语态的被动标记by以及感叹句中的形式标记what与how的分析,说明形式标记的功能语法分析是有章可寻的。为说明问题,我们分别考察了上述学者对这些形式标记所作的功能分析,然后从元功能的三个主要层面出发提出我们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可能规律。限于篇幅,概念功能层面我们仅讨论及物性系统,语篇功能层面只讨论主位结构,人际功能层面只讨论语气系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quot;标记不是markedness,而是formal

  process),是间于存在过程和物质过程之间的一种过程类型。他指出,it可当作主语,但没有参与者角色,也没有及物性方面的功能;类似it’s

  是载体(carrier)。halliday没有提供具体的图例分析,我们仍然弄不清他是否将气象过程中的it与其它语言成分分隔开来分析。thompson(1996:

  77-8)也认为表天气或时间的分句没有参与者,主语it没有概念意义。这样,从及物性角度来看,表天气或时间的分句只有过程。thompson(1996:

  downingandlocke(1995:37)也指出,表示时间、气象条件及距离的it无概念意义。但他们没有提供具体分析。

  由于表气象、时间、距离的分句中it无概念意义,没有参与者角色,因而将it一并划归过程是没有说服力的。thompson将it与过程划归一体显得不够严密,他的分析似乎说明动词成分之外的成分也可以充当过程。依上所述,建议对该类分句作及物性分析时统一把it与其它成分分隔开,不作具体分析。比如:

  对类似it’sfoggy/cloudy的分句是否可以当作关系过程仍然有争议。但这些分句中的it仍然没有指代任何概念实体,无概念意义,它仅仅是个形式标记,它的省略形式foggy/cloudy在意义上与原分句没有差异。把无所指的it当作关系过程中的载体是不够严密的。因此,及物性分析时也可以把it单独分开。

  there’ssomeotherdarkerpattern这样的分句只有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existent)。there同样是个形式标记,没有概念意义,它的功能仅仅是排除再用一个主语的需要或可能。eggins(1994:

  我们知道,存在过程是过程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因为该过程中除了参与者(存在物)之外就是环境成分,而且环境成分不是强制性的,可以省略。这样,there既不是参与者,也不是环境成分,只具有形式上(结构)的意义。因此,在概念功能这个层面上对存在过程中的there作上述分析是可行的。即把there单独隔开,作为一个没有概念意义的形式标记,不加以处理。

  170)还是在及物性分析(1994:110,113,125,172,283)中都把它与参与者角色连成一体,当作一个功能成分,共同充当参与者角色。但在讨论主语、动作者与主位的重合问题时,他又把by单独隔开并加以分析(halliday

  而在后来对具有语法隐喻的分句作双重分析时,halliday(1994:345)又把by与过程(动词部分)划在一起,共同充当过程,如下所示:

  thompson在对被动标记by进行及物性分析时倾向于将by与参与者连为一体统一充当某一个功能成分(1996:85,111)。例如对thespeech

  halliday与thompson分析被动标记by时采用了不同标准,前后不一致。这说明对被动标记by的分析仍然没有明确。在比较主位、主语与动作者的重合问题时,halliday并未把by考虑进去。这恰好说明,形式标记by在概念功能层面上并没有实际概念意义,不宜与功能成分划归一体。fawcett(in

  press)对介词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理解。他认为介词可划为两种,其中一种有语义含义,如in,at,infrontof等表地点关系;on,before,at,in等表时间关系。第二种介词没有实际含义,仅仅表明补语是参与者角色,如the

  shootingofthepoliceman中的of只用来表明thepoliceman是参与者。我们认为被动标记by正是属于第二种情况,因此,不宜把它划归参与者或过程,应把它与其它成分隔开并当作无需进一步分析的形式标记,如:

  作为直陈语气中肯定句的一种类型,感叹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minorclause(姑且译为非语气句),一种为majorclause(且译为语气句)。非语气句由于缺少过程,难以对它进行概念功能分析;而对语气句(如thompson所举的how

  我们认为,感叹句中的what/how仍然没有概念意义,它们只是一种形式标记。无论是语气句还是非语气句,无论有没有what/how,感叹句是通过语音来体现的,它的感叹句属性不随what/how改变。没有what/how,感叹句的意义也不会改变,只是语气上有些差异而已,如:what

  alovelyday!与alovelyday!。因此,在概念功能层面对感叹句作分析时,仍然可以把how/what作为纯形式标记,不划归任何参与者或过程或环境成分。

  英语中it使用得较多的情况是传统语法所说的分裂句。关于分裂句中it的语篇功能分析可参见黄国文(1999)。本文只讨论表时间、气象的分句中it的语篇功能。

  气象过程(如itwaspouring)及表时间的分句(如itishalfpastseven)的主位结构不象分裂句中的主位结构那样有争议。学者们依据主位的定义话语的出发点(the

  但由于it是个形式标记,没有意义,划为主位就与halliday的基本观点主位是分句所涉及的东西(thatwithwhichthe

  如上所述,halliday把it’sfoggy/cloudy/misty/hot等分句当作关系过程,并认为it是载体(carrier),这说明他主张把该类分句中的it当作主位,因为载体是参与者角色。由于这类分句中的it没有表达及物性的的任何一个方面,当作主位就与主位必须要表达及物性的一个方面相矛盾。对这类分句作语篇功能分析时,建议把其中的it看作形式标记,把分句看作只有述位、缺少主位的分句。

  当然,在表气象过程的一些分句(如thewind’sblowing.thesun’sshinning等)中,情况又有所不同。thewind/sun在语篇功能层面上是主位,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层面上可分别充当参与者和主语。

  289)还特别指出,存在过程中的there属特殊情况,它不是参与者角色,也不是环境成分,但它是主题主位(topicaltheme)。对此,黄国文(1999:

  139-140)认为把无所指、不具备参与者角色或环境成分的there当作主位在理论上很难令人信服。他还指出,存在句中there对及物性并无任何影响,发音与the一样,它实际上是一种主位手段,表明过程中实际主位即将出现,可称之为主位引发语(thematic

  把therewas当成主位引发语是对该问题的一大突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面这个分句的主位结便成了acatonthemat,这是一个没有谓体的分句。而动词be在该类分句中至关重要,有些语境中甚至可以用stand,hang等实义动词替换be。一旦用实义动词替换后,这种分句中的过程就由动词体现。因此,把there

  实际上,存在句中的there仍然是个形式标记,没有任何概念意义,halliday曾指出,存在句中的there没有表述功能(hasno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1994:142)。依据这一点,我们认为分析存在句的主位结构时,可以不对there作语篇功能分析,将它独立划开。但问题在于该如何分析there后的成分呢?一种办法是参照thompson(1996:

  124)对祈使句的语篇功能的分析(leavethelampthere)把存在句中的be当作主位(如下图所示)。换句话说,祈使句与存在句有相同的主位结构,区别在于后者以一个强制性的形式标记there开头。另外一种办法是参照赵彦春的观点把there后的部分全部划归述位。赵彦春认为,thompson把祈使句中的动词(如leave)当作主位是无法令人信服的,祈使句实际上有一个隐含主位,而留下的部分都是述位。这样,我们同样可以说祈使句与存在句有相同的主位结构,区别在于后者以一个强制性的形式标记there开头。如下图所示:

  被动句的被动标记by在普通被动句式中的语篇功能不难辨别,因为在普通被动句式中,by与名词词组共同充当述位。我们要讨论的是被动句中被动标记by与动作者位于句首的情况,如:by

  press)认为,被动句中的by只是用来引出谁是参与者角色而已,它本身没有概念意义。

  细心考察就不难发现,被动句中by词组提前并置于句首时,by一方面是用来标示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用来突出主位,实现特定的语篇衔接功能。在分析它的语篇功能时,同样可以不对by作任何分析,而把它与动作者隔开,不划归主位部分,如:

  如前所述,感叹句中有些属无语气句,如howinteresting!congratulations!hello!sue!等。而只有语气句才有完整的主位结构,无语气句没有明确的主位结构,也无法对它进行主位结构分析。thompson(1996:

  同样,感叹句中的what/how只是形式标记,不使用what/how并不影响感叹句的属性。what/how在感叹句中并没有任何概念意义,因为感叹句的感叹特征是由语音来体现的。它们不仅只是形式标记,而且不属于强制性的形式标记。因此,对该类分句进行主位结构分析时不宜考虑形式标记what/how,它们仍然不是参与者,没有充当过程,也不属于环境成分,如:

  人际功能层面的主要体现是语气(mood)与剩余部分(residue),而语气又由主语与限定成分组成。其中主语可以是纯粹的形式标记,也可以是有概念意义的参与者角色。而it,there作为形式标记出现在句首时通常充当主语,是语气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赞同功能语法学者们对形式标记it,there所作的人际功能分析,把it/there当作主语,动词部分为限定成分,其余为剩余部分。

  nephew虽位于句首,但仍然是剩余部分,主语是she。当然,当by不是形式标记且有其概念意义时,by与名词词组构成的短语可以充当主位,如:by

  关于感叹句中的what/how,thompson(1996:47-8)指出,感叹句与wh-疑问句中的what/how始终出现在句首,区别在于感叹句中主语在限定词之前:subject

  44)特别指出,类似whatanidiot这样的感叹句是没有语气的,属于无语气句。他还特别举例说明无语气句感叹结构(martin

  可见,在实际交流中,用what/how的感叹句并不多,多数情况使用的是无语气句,没有主语,也没有限定词,即没有语气部分。因此,在对感叹句作人际功能分析时,往往只有剩余部分,其中的what/how属于可有可无的成分。而由what/how引导的语气句类型的感叹句又往往是what/how及其后面紧跟的成分共同充当剩余部分,如:

  综上所述,表时间、气象的分句中的it,存在句中的there,被动句中表被动关系的的by以及感叹句中的what/how都是没有参与者角色的,它们也不是过程或环境成分。它们在分句中只是作为一种形式标记出现,没有具体的概念意义或语篇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只是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形式手段。虽然它们在分句中的句法作用不可忽视,但在元功能分析中我们可以把它们与其它有概念意义的语言成分分隔开,从而突出它们的标记作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乱。这或许可以作为对形式标记作元功能分析的一个基本依据。对于语篇功能,如果非分析不可,可以参照berry(1996:

  1-64)对主位的分析,把主位分为themem与themef,即作为意义的主位与作为形式的主位。以上所讨论的形式标记可以看作themef,即作为形式的主位。

  咖啡馆是顾客谈话、休闲的场所,它讲究空间上的品味效果,透过营造舒适的环境,轻松的纷围,咖啡散发出来的香气,让顾客在此得到放松和享受片刻的惬意。因此,咖啡馆通风换气方案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噪气、换气次数、新风量、使用模式以及运行管理的方便与节能性。满足上述要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应用微循环空气置换系统,通称新风系统。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普澜二街1号的太谷猫猫咖馆,单层建筑面积175平方米,由一区、二区和三区三部分组成,其中一区和二区设有夹层,所有区均为开放式。楼层高5米,所在地点为居民楼首层商用铺位。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本咖啡馆所在区域属:I类,即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为满足室内外环境噪声标准,配备消声器使用,从表2中可知,选用方案2较为合适,其运行噪声低,设备及送排风管路占用空间小,合理的送排风口布置形成良好的气流对流形式,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从表3可以看出,方案2由于采用了性能良好的风机及为保证噪声影响而增加消声器,同时为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路径,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流通整度,增加了新排风管路及风口。因此,方案2的初投资成本比方案1高约30%。

  由于方案2中采用节能良好的风机,且其有大小档风量可调,可因应现场环境的需要灵活使用,因而实际用电会比方案1的固定功率风机设备节约用电,且减少空调运行时的冷热量损耗。

  从适用范围看,方案2符合咖啡馆所在区域及室内建筑环境的使用要求,而方案1不仅在噪声不能保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而且新风柜及新风管安装于室外门口,占据大量有限空间,影响外观和室内空间高度,且大量使用排气扇必将增加室内噪声向外传播的影响。

  从初投资分析看,依据咖啡馆的室内允许安装高度,在有效保证室内外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前提下,确保有效的室内空气流通效果。这一结果导致方案2的初投资高于方案1。

  从运行费分析看,当所有设备全功率运转,方案2仅比方案1高0.4kw,按一天8小时营业为例,一天仅多用电3度。但由于方案2设备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大小档及停止3种运行模式,灵活按需解决环境空气流通需求与用电消耗不对称的矛盾。

  综上所述,方案2虽然初投资比方案1大30%,但由于其有效符合适用范围和运行费用的指标,作为一间营业性咖啡馆,室内空气质量的好与坏,必将直接导致投资的成败。同时,业主明确对运行噪声和费用、控制灵活性必须符合国家及自身需求的标准。因此,业主最终选择了方案2,实际运行效果完全达到国家及业主的要求。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3]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赵荣义 范存养 薛殿华 钱以明编.空气调节(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近年担任了“一师一优课”活动的评委,评审中发现,大部分参赛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教学目标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我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湘教2016版)一节课为例,说明如何设计课时教学目标。

  《主要气候类型》一节,新课标的要求是“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历来是初中阶段地理课中比较难又较多的内容,根据学生认知实际,对本条“标准”,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第一,对气候类型的分类不必太细,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第二,对于气候类型中涉及到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不必解释。第三,对每种气候类型,学生只要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其分布即可,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的景观特点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教材,在“正文”部分呈现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风四幅气候分布图。在“活动”部分呈现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风四幅景观图,新加坡、孟买、巴马科、喀土穆四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并要求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填表,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差异。在“阅读”部分呈现了“地球之肺”“热带草原的干湿季”两段短文。教材主要揭示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为学生学会分析地理图表提供了基本素材。

  义务教育地理,知识目标的范罪畴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中国地貌概况、世界地貌概况、家乡地貌概况,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地的相互关系。技能目标的范罪畴包括:地理读图技能、地理信息技能、地理操作技能。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中的基础知识应包括: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景观。基本技能应包括:能够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气类型的分布,利用景观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中的信息,描述气候特征。

  一位教师制定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该表述不全面、要求不具体,不具备可测性。可描述为:①记住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②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③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表。

  表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句,要有行为的主体(学生)、行为的条件、行为的结果。指向要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如“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行为条件),指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行为结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与“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指向认知的内容和结果,后者主要指认知的思维程序,如地理概念“形成”、地理特征“归纳”、地理成因“分析”、地理规律“理解”的方法与过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确定为: ①通过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初步学会归纳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②通过对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学会归纳某一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降水量季节变的特点。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是北京市常见的季节流行性疾病。它的发病与蔓延与环境气象条件密切相关[1-5]。根据北京市东直门中医院十年的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的历史病例和同期天气气候资料,研究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与天气气候的相关关系,建立医疗气象预报模型,通过大众传媒媒体,可逐日滚动地提供未来一周天气气候与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发生、发展与蔓延趋势的预报与风险水平评估,有利于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在很大程度上为疾控部门和百姓提供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可能流行的气候背景,积极地指导广大城乡居民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保障居民身体健康[6-10];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尝试。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逐日发病病例,取自北京市东直门中医院的住院病历档案。自1998-01-01~2007-12-31,搜集到各类病例样本 3652个,无缺测。为了使东直门中医院的住院病历档案中的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在北京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试用统计单位病床住院率(逐日住院人数÷当年病床总数)的方法,既去除了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的年际间因床位不同引起的差异,又能使预报研究成果在首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预防的作用。同步原始气象因子(Raw)由北京市观象台提供,包括逐日地面基本气象要素9个(含1.日平均气温2.日极端最高气温3.日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相对湿度5.日最小相对湿度 6.日平均水汽压7.日降水量8.日平均风速9.日平均海平面气压)。因子样本数 9*3652个,没有缺测。

  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冬半年冷季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1-12 ]。详见图1。横坐标为一年366天(含闰年),纵坐标为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逐日的平均住院率直方图。图(1)中的曲线,为逐日发病率的谐波外廓线。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发病的统计参数值见表1。从表1所列数据不难看出,博乐体育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的平均值均大于中位数,概率分布应属于下限为零的左偏类型。经检验(按正态、对数正态、韦伯、伽玛等概率分布,分组计算理论频数与经验频数、构造统计量:χ2=(经验频数-理论频数)2/理论频数),进行统计检验得到的初步印象是,以呼吸道疾病为例的概率分布接近于对数正态分布[13]。其概率密度函数为:391643。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描述非负随机变量、低端数据出现频率高于高端数据的左偏型概率分布模型。经检验,另外二病的概率分布也基本属于此种分布,此不赘述。

  所谓环境气象因子,是指根据原始(Raw)9个地面基本气象要素,按一定方法加工派生而成。比如,采用预报模式启报日之前,一个指定时段内的原始要素预处理数值。即气象因子:⑴.∑T≥5℃,指5度以上活动积温、⑵.∑T≥10℃,指10℃以上活动积温、⑶.Tmax-Tmin,气温日较差、⑷.Tmean,平均气温、⑸.T,气温变化斜率、⑹.H(%),平均相对湿度、⑺.Hmin(%),最小相对湿度、⑻.Vp,平均水汽压、⑼.Pre,降水量、⑽.Wind,平均风速、⑾.Ap,平均海平面气压、⑿.Diff,大气扩散参数。其中气象因子⑴、⑵,是从1月1日按正值累积。因子⑶、⑷、⑹、⑺、⑻、⑼、⑽、⑾是因子源值(指定时段内的,下同)等权或半衰权重的平均值。因子⑸的计算方法是:因子源值先用直线方程拟和一条直线*X,得到线性相关系数r、直线,将解得的斜率值再乘以方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即:T=Abs(r)*b1,当T>0表示升温,当T<0表示降温。因子⑿,由(2)式计算所得,即:( )( )Pr101000100min(%)+ =eApWindHDiff(2)

  以呼吸道疾病(简称疾病,编码0,下同)为代表,计算它与上述12个环境气象因子的单相关矩阵R(I, J)(,I,J = 0,1,2, ,12)由于单相关系数矩阵对称,仅打印上三角区域元素即可,标识为:0~ 11行,1~ 12列。矩阵列中,0行的12个单相关系数,代表疾病与上述(同步编码的)12个环境气象因子的单相关。黑色字体为绝对值≥0.0(5相关显著)的因子。1~11行,2~12列,表示气象因子之间的单相关矩阵;比如,元素r(1,2) = 0.9987,即5度积温与10度积温间存在极高度相关,余可类推。仿此,也将所有气象因子相关显著的区域用黑体字表示,可以看到,气象因子之间很不独立,存在明显相关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挑选尽可能独立、贡献大的气象因子建模,分别计算了疾病与12个气象因子的偏相关,令原单相关矩阵R为初始零步矩阵,按照下面递推算法变换[14],可以获得全部偏相关系数,即通常,偏相关标识为:Part(I,J . 1,2, P),表示扣除因子 K = 1,2, P 的影响之后,当家因子I与J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比如,表2中的 Par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表示扣除气象因子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之后,疾病0与气象因子1的偏相关系数,余可类推。从表中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呼吸道疾病发病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关系最为密切[15-16]。当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地区之后,24小时或48小时的降温幅度≥5℃,平均气温会持续偏低,表2中第2列的偏相关系数可以证明,气温与发病率呈反相关,既气温越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高,也表明连续日平均气温对未来一周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的贡献是明显的。同理,强冷空气刚侵袭北京时(典型的连续3天左右的降温大风天气),时常是风力较大,或连续降水天气,此时段的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较小,当冷空气过境之后,气温日较差增大,日平均风速减小,从气象要素的方差贡献中体现了日较差和日平均风速的较大贡献;呼吸道疾病与日较差呈正偏相关(日较差越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高);而呼吸道疾病与平均风速呈反偏相关(日平均风速越小、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越高)。从气象要素对呼吸道疾病发病的贡献的事实证明,由于强冷空气过境的影响,呼吸道疾病将致后5~7天发病;如此,当天气有明显的剧烈变化时,是可以对未来一周左右的呼吸道疾病进行预报的。从理论上讲,偏相关就是因子的偏回归贡献。为了验证经过多轮迭代递推后的偏相关计算的精准性,我们还计算了环境气象因子的Xi的方差贡献值PVi,即因子的偏回归平方和,它也是因子重要性的度量方法之一,见表(4)。理为百分比,也列于表2。比较表2的偏相关系和方差贡献的对应数值,不难看出,偏相关系数与方差贡献的排序是基本一致的。但前者的计算,要简单方便。至于肺炎和支气管炎疾病,与此分析结果类似,不再赘述。

  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医疗气象预报与发病风险水平评估采用5档分级的方法。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疾病发病率及发病风险水平。为此,通过下面两个步骤来完成。

  本文采用膨化的经典回归技术建立预报模型。该模式可写为下式,即:按照表2偏相关系数大小的排序,挑选绝对值较大的前5个因子X(ii=3、4、8、10、12)建模。令n = 5,为了尽量使用5因子提供的有用信息,将5个因子的平方项与交叉项(XuXv),u,v=1,2, 5; 作为新的因子加入建模。这样,因子总数膨化为:m=n+n(n+1)/2=20个。为了检验模式的建模回归效果,本文预留建模总样本的约1/8不参与建模,预留样本序号,在10年总建模样本序列中,随机(由Rand函数)抓取、可以做到不同季节均匀分布。预报模型(5)的建模效果简介如下。以预报未来一周逐日发病率的模式(模式编码:Raw5-7_8)为例,该模式建模样本个数: 3205,预留检验样本个数: 433。该模式,预报未来一周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平均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1630、0.2173和0.2144。预报模式的F值,分别为:19.3、28.0 和 34.6。为进一步检验未来一周曲线节点预报值i与实况值j的相似程度,本文采用相似系数法(夹角余弦)Sim来衡量[17],即( )∑ ∑∑=22ikjkikjkSQRXXXXSim(6)(6)式中,i,j =1,2, ,3205;k=1,2, ,7)。若向量i与向量j 完全相似,则Sim=1;完全不相似,则Sim =-1。根据计算,上述的3205个建模样本,预报未来一周逐日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率曲线。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预报值的走势与原始值极为相似。建模的所有统计参数,均通过了相应的相关显著的统计学检验。

  评估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水平与预报结果的气象分级,同步进行。评估与分级,本文采用概率积分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首先,按照评估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水平(或气象分级)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分级数目及相应概率标准。比如,预报结果分为5级,事先期望各级所占概率分别为P1、P2、P3、P4和P5。注意,∑Pi=1(。i=1,2, ,5)这将意味着,(5)式的预报结论中,将有Pi*100%的预报结果可以期望降落到第i级。其次,如何判断(5)式预报结果Yi的级别归属?如果仍将概率标准定为5级,在样本的连续域上,为了分级,须有4个分点即g4、g3、g2和g1。当Yi<g1预报1级。发病人数很少,发病风险水平很小当Yi>g1and Yi≤g2预报2级。发病人数较少,发病风险水平较小当Yi>g2and Yi≤g3预报3级。发病人数偏多,发病风险水平中等当Yi>g3and Yi≤g4预报4级。发病人数较多,发病风险水平较大当Yi>g4预报5级。发病人数很多,发病风险水平很大分界指标g1、g2、g和g4的获取,可以根据指定的概率密度标准P1、P2、P3、P4,对(1)式作概率积分,当曲边梯形的面积,分别达到∑Pi时,所记录的4个分点位置gi(i=1,2,3,4),即为5级的分界指标。余可类推,不再赘述。本文选择如下概率标准Yi(0.32 、0.43 、0.10 、0.09 、0.06),作为预报分级标准。按照该标准,找到gi对建模样本回代结果进行预报分级,结果见表3。

  针对433个预留的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检验样本。使用未参与建模的预报因子,代入(5)式,得出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预报值,计算其与实况值的相关系数,统计结果表明,未来一周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1402、0.2624 和0.2366。预报未来一周逐日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曲线与实况发病率曲线的相似系数,分别可达: 0.9907、0.9769 和 0.9925。预报的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走势与原始值极为相似。所有统计参数,也均通过了相关的统计学检验。首先,对预留历史样本实况进行同步分级。再用同期气象因子值,调用未来一周逐日肺炎、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率的模式(5),计算所有预留样本的拟和值及预报分级。其分级结果比较如下,详见表4。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如果以预报结果与实况相差≤±1级统计为正确,不同时效的拟和正确率,平均可达72%以上。预报级别与实况完全一致的,约占33%~37%。该模式,建模与预留预报的检验,无明显差异,基本均可以达到预报3次命中2次的准确率,可以在值班平台检验试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过程别强调要“凸显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传递”,这就需要教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介绍一种“解释性方法”去理解和认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

  解释性方法是指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方法目前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强调从“理解”意义的角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因果说明的研究。它不是追求自然科学模式的科学化目标,也不是强调以实验的客观性为研究的方法,而是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及人的精神与文化的特殊性,通过探寻某种规律来体验与理解人的生命,进而在解释其意义的基础上重构人的生活世界。

  解释性方法起源于哲学,是经历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的影响,逐渐成为对一些研究领域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法。解释性方法主要是体会“理解”,它不是进行因果说明,而是把自己移入到另一个异在的生活经验之内,以“我”作为一个生命存在,重构地理解另一个对象化的生命,在体验中把握意义。而体验是“对陌生的生命表现和他人的理解建立在对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之上,建立在此两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体验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体验,而且是通过这种体验达到对理解他者生命与生活的重构。

  在施莱尔马赫看来,一切个性都是普遍生命的表现,每一个人都在自身内与其他人有某种联系,因此理解可能通过心理解释来达到。狄尔泰把这种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去认识内在思想的过程称之为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伽达默尔提出“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认为理解是普遍性的,理解的经验乃是“先于现代科学并使之得以可能的东西”。理解不是重建而是调解,把理解定义为一种“视域融合”,为发生在一切意义转换中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图像。

  “何种答案回答何种问题依事实而定”,这句话其实就是解释学能够被应用于教学中的一个原因,引中出一个必然,每一个想学习一门科学的人都必须学会掌握它的方法论。

  重要概念是对课程内容中重要指示内容的提炼。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生物学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是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具体描述,采用完整陈述句的形式来表述课堂教学中期望学生掌握的概念。

  解释性方法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是一定要明确重要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例如:

  作用:传达给学生如下的信息,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的存在离不开环境,环境的生成同样离不开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在准备教学时,教师先罗列本节重要概念,围绕重要概念,设计这节的教学活动。例如,“生态系统”,重要概念是“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教师怎么帮助学生构建这个概念?先提供事实,先让学生去感知事实性材料,带学生到农田里,或者到池塘边走走看看。若是条件不允许,给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资料、以展示生态系统,反映生态和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先了解该重要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等,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前状态、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内心反映、其精神活动以及他们认为异在的东西。教师在解释这个概念时,可让学生进入另一个异在的生活中,假设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离开空气、离开水等,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思考生物的存在离不开环境的原因。如果反过来说,环境的存在离开了生物,又将会是怎样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去“理解”,不要正面进行因果解释,最终通过这种学生自我体验达到对理解他者生命与生活的重构。

  生物圈中另一重要生物就是人,其实学习了各种生物,尤其绿色植物,无非就是想逐渐理解人体的基本生命结构。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得人可以生存。人体的几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机理以及相互关系则是中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1)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除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教师在介绍这一重要概念时,先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的状态、学生客观表达对“人”的理解的方式。教师应从学生角度理解: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而去认识内在思想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最终达到“理解”的水平。以重要概念的建构为目的或方向,教师从学生思维发展和其惯用的学习方法两个角度考虑学习活动的设计,在情境、素材或者开展的活动中体现出重要概念,并且将其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出自《庄子·外物》,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小说阅读技巧及知识1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线)、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5)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分析情节作用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作答或者扣住情节、人物、主题、环境来作答。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⑤这篇小说以--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题材选择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答题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0898-66668888

手 机:13988888888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关注博乐体育

Copyright © 2018-2023 博乐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鲁ICP备20004231号-1